這個星期,我想和大家談談信仰的深度。最近在與神長們傾談時,我們觸及了許多主題,從祈禱生活、個人信仰歷程,到天主教會的歷史。在這些交流中,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:原來自己對信仰的認識,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豐富。

我們可能會覺得,每週參與彌撒,就已足夠。然而,我漸漸發現,信仰的寶藏,遠不只於此。

為何回望歷史與聖人?

我們可能會問,我們主日參與彌撒,為什麼還需要去了解教會的歷史,或是聖人們的生平呢?

因為教會的每一個歷程——從她的誕生、經歷分裂,再到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革新——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今時今日的信仰生活。而每一位聖人,在他們身處的時代,都以獨特的方式演繹了天主的話語。他們留下的提醒與榜樣,不僅適用於過去,其中所蘊含的天主訊息,至今依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

當我們透過聖人們的經驗去看待信仰時,往往更能留意到天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所給予的細微啟示和那份不變的愛。

在禮儀與閱讀中與主相遇

除了回望過去,我們也可以在當下深化信仰。我們日常參與的祈禱活動,甚至每一台彌撒,本身就充滿了智慧與恩寵。當我們願意花時間去細味每一個禮儀環節、每一段經文,或是每一個教會傳統時,我們就在當中建立著與天主、也與我們自己更深的關係。

最近,我透過閱讀一些靈修書籍,例如:多瑪斯.格林《祈禱入門》,聖方濟各.沙雷氏《成聖捷徑》和聖依納爵《神操》的著作,學習如何在生活中體驗天主,並反思自己的祈禱。透過這些文字,我對祈禱有了新的理解。這讓我明白,當我們從更多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信仰時,我們不僅會更了解自己,也會更認識天主,因為祂在不同的時代,總是以不同的面貌,向我們傳遞著祂的愛。

一個小小的邀請:去尋找一本書吧!

因此,我也想邀請大家,在空閒時,不妨到公教進行社,或到李嘉堂宗教禮品中心走一走。

在書架前,看看哪一本書的封面或標題吸引你。不必在意它的厚薄,也不用擔心內容是否艱澀。就憑著那份吸引力,將它帶在身邊,放在心上。在生活中的零碎時間裡,每天讀一小段,為自己的信仰生活增添一份探索的樂趣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或許會對祈禱、聖德、聖召,以至我們作為平信徒的角色,都有更多新的了解與體會。

希望這篇簡短的分享,能夠勾起您內心的一絲衝動,去找一本關於信仰的書籍,輕鬆地看一看,展開一趟屬於您自己的信仰深化之旅。


訂閱 Light in the Silence 的新文章
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