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閱讀了多馬斯·格林神父的著作《祈禱熱誠生活真誠》,書中一個特別的觀點讓我深受啟發。作者將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比擬為戀愛關係,這個比喻既生動又貼近生活經驗。

信仰關係的三個階段
作者將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分為三個主要階段:求愛期、甜蜜期和中年期。在求愛期,我們如同初戀般熱切追求天主的愛,渴望認識祂更多。這就像剛認識信仰時,我們會積極參與教會活動、勤於祈禱,希望更親近天主。
進入甜蜜期後,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充滿幸福感,就像新婚夫婦的蜜月期。這段時間的信仰生活往往充滿喜樂與平安,我們容易感受到天主的臨在與祝福。
然而,如同婚姻關係會經歷考驗,我們與天主的關係也會進入中年期。這個階段可能充滿起伏與挑戰,我們有時會不明白天主的安排,甚至懷疑祂的愛。但正是通過這些考驗,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天主的愛,並在風雨後建立更成熟的信仰關係。
信仰生活中的實際體會
這個比喻之所以打動我,是因為它真實反映了我的信仰歷程。回想自己領洗成為教友的過程,最初確實充滿熱忱,透過唸經、祈禱和參與彌撒來維繫與天主的關係。隨著時間推移,我也經歷過信仰的高峰與低谷,有時甚至會忽略天主的臨在,懷疑祂的計劃。
但正如書中所言,這些挑戰其實是天主在我們生命中施展的偉大工程。當我們回頭看時,往往會驚嘆天主如何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安排一切。以我自己的學習經歷為例,學生時期在語文科目表現不佳,這在當時確實令人沮喪。然而,正是這些”失敗”的經驗,讓我現在更能同理年輕人的掙扎,也促使我不斷進修提升自己。
在靜默中數算恩典
生活中我們常常忙於應付各種事務,很少停下來數算天主賜予的恩寵。其實,天主在我們還未意識到需要時,就已經知道我們的一切。我們需要學習的,是配合天主的節奏,信任祂在我們生命中隱密的作為。
格林神父的這個觀點提醒我,信仰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像愛情一樣需要用心經營。當我們經歷信仰的低谷時,不妨回想天主過去如何在我們生命中工作,這能幫助我們在困難中保持信心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