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在灣仔聖母聖衣堂參與了由夏志誠主教主禮、羅國輝神父共祭的聖周四主的晚餐彌撒。這標誌著三日逾越聖祭的開始,除了紀念主的最後晚餐外,濯足禮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。這個禮儀重現了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場景,提醒我們要效法基督服務他人。

夏主教在講道中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角度:我們常說要為人洗腳,但在華人社會中,人們往往不願輕易脫鞋襪,將腳暴露人前。這讓我思考到,當我們熱心服務時,是否真正考慮過對方的感受?我們是否在無意間,將自己的善意變成了他人的壓力?

服務與尊重的平衡

這引發更深層的反思:當有兄弟姊妹選擇離開熟悉的環境去探索新方向時,我們是用「熱心」的方式要求他「早點回來」,還是真心關心他的處境與需要?服務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以對方的真實需要為中心,而非滿足我們自己「做好事」的渴望。

服務中的自我檢視

我們常說教會是一個服務的團體,但我們的服務是否真正放下自我,以服務對象為重心?這讓我想起在澳門玫瑰聖母堂參與禮儀時,主教的提醒:當我們注視耶穌的十字架時,除了背負自己的十字架,我們是否也願意為耶穌背負十字架?在服務中,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遇到各種「小魔鬼」的試探,需要時刻警醒。

其實每次讀經、參與禮儀,都會因著生活經歷的不同而帶來新的體悟。今年的我與去年的我,在參與同一禮儀時可能已有不同的感受。感謝天主在這三天透過不同的禮儀給予我新的啟發,願這些點滴體會能積累成智慧,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將福音的喜訊傳遞給他人,讓更多兄弟姊妹獲得這份祝福。

結語

真正的服務不在於我們做了多少,而在於是否懷著基督的愛與謙卑。願我們在服務他人時,能如同基督為門徒洗腳般,既熱心又尊重,既主動又體貼,真正活出福音的精神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