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與教友談及聖經中魔鬼試探耶穌的記載,引發一個深刻思考:這些試探是否刻意安排來彰顯耶穌的重要性?這讓我聯想到《創世紀》開端,天主在混沌中創造光明的景象。當世界仍處黑暗時,第一道光芒的出現具有劃時代意義。這就像在完全漆黑的房間裡,一支蠟燭的光雖微弱,卻能驅散周圍的黑暗。

信仰生活恰似這光與暗的對比。當我們親近基督這真光時,自然能感受希望、平安與喜樂;而當我們感到靈性昏暗時,往往不是因為魔鬼特別強大,而是我們自己選擇遠離了光源。耶穌在曠野受魔鬼三次試探的經歷給予我們重要啟示:當我們全心朝拜天主時,便能超越試探的威脅。
那時,耶穌就對他說:「去罷!撒殫!因為經上記載:『你要朝拜上主,你的天主,惟獨事奉他。』」 瑪4:10
現實生活中,我們每日都面臨類似選擇:主日該參與彌撒還是處理私務?要花時間朝拜聖體還是忙於娛樂?這些看似平常的決定,正反映出我們是選擇接近光源,還是甘於留在黑暗中。關鍵在於,天主從不強迫我們,而是給予完全的自由去選擇信靠、交託與跟隨。
耶穌在面對苦難時,明知將被出賣,仍說:「你要做的,快去做罷!」這種完全的交付,正因祂深信天主的計劃。這提醒我們,信仰的核心不在於與魔鬼對抗,而在於持續選擇走向光明。
讓我們靜心自問:何時曾遠離天主的光照?又是什麼經歷讓我們重新與主相遇?透過這樣的反思與祈禱,願我們都能更深刻地活在基督的真光中。
發佈留言